路邊的煎餅攤總能無數次安撫我饑餓的胃
看手藝人把大地上的各種五谷菜蔬組合在一起
真是人類生存發展最具智慧的結晶啊
其實全世界的人都有吃類似中國煎餅一樣的食物
今天我們一起盤點世界各地的煎餅
數一數你吃過幾種
還記得你吃它們時候的心情和故事嗎
1
南非薄餅
Pannekoeke
▽
因為最早曾是荷蘭殖民地的關系,所以它的英文名與荷蘭煎餅是一樣的。南非人也十分喜歡吃類似可麗餅一樣的薄餅,他們在吃的時候通常會涂上肉桂卡仕達醬,并撒上香味堅果碎。
2
法國可麗餅
Crêpes
▽
可麗餅這個浪漫又好吃的名字一定被大多數人所熟悉,這款法式薄餅,也一直被戲稱為“外國的煎餅果子”。事實上這種說法除了寬而薄的餅皮,還可能和它的食用方式有關,和中國的雜糧煎餅一樣,內容豐富,餡料五花八門!
法國人若是把它當甜點,常把它們和巧克力、水果等卷起來一起吃,若是當作一頓正餐,也有人會炒些蔬菜,和著芝士卷在可麗餅里,鮭魚、牛肉也是常見的夾心。
3
瑞典土豆餅
Raggmunk
▽
這是一種咸味的煎餅,在平底鍋中放入黃油煎炸,常和炸豬排以及越橘一起享用。
4
奧地利
Kaiserschmarrn
▽
Kaiserschmarrn從前是皇帝最愛的面包點心,因此也叫“皇帝松餅”。如今是奧地利的平民甜點。一口一個的面包,蘸上杏子果醬食用味道更佳,每一口都甜到了心里。
5
冰島薄餅
Pönnukaka
▽
Pönnukaka來自美麗的冰島,和法式可麗餅很像,經典吃法也是使用奶油、果醬和糖粉的搭配。不同的是做這個餅,冰島人會用到他們那兒獨有的煎餅鍋。
6
馬來西亞慢煎糕
Apam Balik
▽
Apam Balik在馬來語里本意是翻面和折疊的意思,說的便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這款煎餅的兩個制作步驟。國內很多人也把“Apam Balik”叫做“慢煎糕”,據說這餅的做法、流傳和晚清重臣左宗棠深有淵源。Apam Balik除了使用大米粉外,內里還會混合花生等堅果粉,十分具有南洋特色。裝盤時,餅是折疊開口朝上,立于盤中的。
7
索馬里松餅
Anjero
▽
來自“海盜之鄉”索馬里的美食,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機會吃過呢?因為這種松餅在制作時需要使用酵母,經過發酵,所以在餅的表面會形成海綿般的氣孔。索馬里人常把它和肉卷起來一起吃。
8
希臘提加尼特斯風味薄餅
Tiganites
▽
這種小煎餅,希臘人稱“大勛章”,做法也是在油里煎炸。吃的時候一般會加上蜂蜜、肉桂粉、還有醇厚的希臘酸奶。
9
中美洲玉米煎餅
Cachapas
▽
這是一種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都十分常見的面食小吃。因為當地盛產玉米,所以會用玉米粉來制作面糊,在鍋中煎完后對折,并加入一塊芝士等待其慢慢融化,誘人得很。
10
俄羅斯奧拉迪煎餅
Oladi
▽
來自俄羅斯的這款煎餅做法與其他煎餅大同小異,只是在用料上有所不同,通常在煎餅中使用的脫脂奶換成了酸奶或是加入了檸檬汁的牛奶。Oladi外觀特點是面餅很厚,圓圓的看著十分可愛。
11
印度素米餅
Uttapam
▽
來自印度的煎餅Uttapam,所用面糊是由白米漿和黑扁豆做成的,內里還有切好的洋蔥細末。所以這種餅是全素的,非常健康。不過,拿著它卷肉吃味道也非常不錯。
12
韓式泡菜餅
Kimchijeon
▽
這來自韓國的煎餅,是韓國飲食文化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制作方法簡易,在面糊里加上切好的韓式泡菜,加上少許調料,再下煎鍋煎熟,就能成就一道風味獨特的美味,所以在亞洲家庭深受歡迎。
13
意大利烤薄餅
Farinata
▽
Farinata 是咸味佛卡夏薄面包的一種,源自意大利西北部的熱那亞,由鷹嘴豆面粉、調以水和橄欖油以及少量的鹽、胡椒,在燃木烤箱上用銅鍋烤熟而成,取出表面呈金黃色、香脆可口,最好是趁熱吃。這種面包也被稱為“Bela Cada”,做的時候在和好的面粉里加入迷迭香或是切成薄片的琉璃苣,也可以加上兩個新鮮的小洋蔥,做成不同的風味。這種餅在法國南部也很流行,法國人叫它Socca。
*佛卡夏面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伊特魯利亞人時期,當時人們將谷物制成面糊,然后做成圓餅,配上蔬菜或肉餡,或者直接作為面包吃。它里面會配以馬蘇里拉奶酪、西紅柿和火腿,還有可能是蔬菜、熟肉和斯特拉希諾干酪。
14
芬蘭薄烤餅
Pannukakku
▽
芬蘭人做煎餅最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除了用圓形煎鍋,還會把Pannukakku 放在方形的烤盤里。早起做上一份煎餅,切下一塊剛出鍋的煎餅,撒上糖粉、水果、或者奶油,入口即化,新的一天充滿開心的能量。
15
英式煎餅
British Pancakes
▽
英式煎餅和美式煎餅的區別在于英式煎餅做得會非常薄,并會撒上糖粉,擠上檸檬汁。在吃法上,英式煎餅既可以像美式煎餅一樣淋些蜂蜜或糖漿,英國人也常在其中卷入各種餡料,當作正餐。
16
埃塞俄比亞英吉拉
Injera
▽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Injera,是當地人的一種主食。由叫“苔麩”的植物顆粒磨成面粉,做成面糊,在煎鍋上煎烙而成。餅皮柔軟,口感有些酸。吃的時候,一般來說,在其周圍會放著不同的輔菜,大家一起享用。
17
中國蔥油餅
Baked Scallion Pancake
▽
幅員遼闊的神州大地,要說起這煎餅文化,最家常的還是蔥油餅,每個城市一定都能吃到。面糊里混著小蔥,放鍋里一煎,薄薄的餅表層又香又脆,里面韌韌的頗有嚼勁,每每吃上一個便久久地回味無窮,要是卷上些配菜更是無比的美味。
18
中國雜糧煎餅
Grains Pancake
▽
最常見的街邊小吃,大大的面皮,打一個雞蛋,推開去,撒上些蔥花、香菜,夾個脆餅,抹點秘醬,嗨,這幸福的滋味也不用細說,充饑好餅。
19
蘇式煎餅
Scottish Pancake
▽
蘇格蘭雖然同為英國的一部分,但蘇式煎餅和英式煎餅確實不一樣。厚度上和美式煎餅很像,要更厚一些。鑒于這點,難怪這蘇式煎餅會被說成是面糊能滴在鍋中的司康。
20
荷蘭煎餅
Pannenkoeken
▽
這款來自荷蘭的煎餅也被叫做“Dutch baby”,是一個煎餅版的法式蛋奶酥。荷蘭人通常將做好的蛋奶糊放在28cm大的平底鍋內,端入烤箱烘烤。出爐以后,再撒上糖粉和水果,吃起來奶香十足,口感介于煎餅和蛋奶酥之間。
21
日本御好燒
Okonomiyaki
▽
御好燒是日本的一種煎餅,也被人們稱為“日式披薩”。Okonomi在日語里意思是“選你所想”,所以吃的時候可以在面糊里放上自己喜歡的食材,直接下熱鍋煎至兩面金黃,最后淋上醬料。日本人一般喜歡放上蝦仁、干貝、豬肉、雞肉、卷心菜、高麗菜等制作煎餅,醬料一般選用日式經典醬汁和沙拉醬,并和柴魚片及紅姜之類的配料一同食用。
22
美式薄餅
American Pancake
▽
美國的煎餅就是我們最常吃的,綿薄松軟,常和著香蕉、藍莓,澆上一些楓糖汁,也可配一些培根肉一起吃。既可以當下午茶,也可以用來當早餐。
23
斯里蘭卡蛋薄餅
Hoppers
▽
Hoppers 又稱Appam,很像我們平常吃的煎雞蛋,但是斯里蘭卡人加入了面粉,使得雞蛋下面有一層蓬松的Flour,也可以當卷餅來包著食物吃。
24
墨西哥辣烤餅
Hotcakes
▽
除了玉米餅,墨西哥的辣烤餅也很有名。面餅非常扎實,使用墨西哥特有的Salsa辣醬,吃完整個舌頭都會跳起熱情的Salsa舞!
25
摩洛哥松餅
M’semen
▽
摩洛哥松餅,由粗粒小麥粉制成,主要有甜的、辣咸的口味。薄餅抹上黃油或加上辣味的碎肉或是蜂蜜吃。
26
匈牙利大煎餅
Palacsinta
▽
匈牙利的煎餅在外形上和法式可麗餅很像,不過,有意思的是人們在吃這個餅不用很講究禮儀,可以直接用手撕著吃。
那些走過的地方
吃過并且記住的味道
我把它叫做奇跡
接下來eatwithchina教你們用燕麥片
做一份簡單易操作的快手早餐——草莓松餅
|用料|
一碗麥片
(可視情況定量)
一顆雞蛋
1/4杯牛奶或豆漿
4顆草莓
無鹽奶油或有機椰子油
制作方法:
step1:
前一晚,把麥片裝進容器(用帶有蓋子的玻璃罐最好),倒入適量牛奶或豆漿(視口味選擇),剛好覆蓋住麥片,把蓋子蓋好放進冰箱。
step2:
早晨取出,把容器里的四種原料一起倒入果汁機攪拌均勻。
*牛奶不多的原因是希望松餅的原料濃稠一點,下鍋會比較好煎。
step3:
往無水的平底鍋內加入少量無鹽奶油或有機椰子油,晃鍋讓油均勻分布。用湯匙舀起適量攪拌好的燕麥糊,倒入鍋中。松餅的熟度還是要靠自己拿捏,喜歡焦一點的話,便可以烙久一些,若喜歡松軟的感覺,當朝上的那面已經呈現干霧面狀態,就可以準備翻面了。
*如果松餅烙得偏薄,可以在松餅的邊緣固定不會再散開的時候,再加一點麥糊來增加松餅的厚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