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東省教育廳印發《山東省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省屬公費師范生招生工作全面啟動。濱州市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歷史機遇,七年來申報需求計劃1374人,涉及學前、小學、初中各學段全部學科。目前已安置畢業生510人,全部充實我市各縣市區教學一線。
2019年,濱州市借鑒江蘇南通等地成功經驗,經省教育廳批準,在全省率先實施委托高等院校培養本科師范生試點工作,連續四年委托高等院校培養本科師范生816人。
2022年,定向濱州省屬公費師范生、市委托培養師范生(全省2022年唯一實施市)招生再創歷史新高,高分考生的錄取有力的保證了生源質量,顯示了濱州對優秀教育人才的吸引力,印證了改革試點的巨大生命力,必將為實現濱州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持續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濱州市公費師范生張昕培: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是最大的回報
張昕培是一名 濱州市公費師范生,2022年5月畢業于魯東大學學前教育專業。9月入職于濱州市惠民縣實驗幼兒園。在大學里她認真學習,腳踏實地,抓住每一次講課的機會,不斷鍛煉自己,努力把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經過幾個月的實踐磨煉,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老師。
隨著跟班學習、新教師入職培訓、教師技能培訓等學習的結束,她正式進入工作單位惠民縣實驗幼兒園。初入班級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那一個個天真稚嫩的孩子。起初她還是比較拘束,對孩子們之間的小糾紛、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相處交流還是有點手足無措,大多時候還是會借助主班老師的建議和確認才敢放心。但隨著孩子們名字的一次次重復、便簽本上的一行行記錄、與孩子們的一次次接觸、班主任老師一個個的講述中,張昕培記住了班級里孩子們的名字,了解孩子們大致性格和生活習慣,認真傾聽對待孩子的請求和幫助,細心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弄清楚孩子們行為背后的起因和經過,做到不偏袒、不縱容、不溺愛。當一聲聲張老師在教室里響起時,當孩子們帶著笑容一次次奔向我時,她知道那是他們對自己的信任和依靠,也是她繼續努力的不竭動力。
來到新環境新班級,班級里的一日常規和教學活動也是一項重大考驗。在幼兒園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從早上的晨檢、幼兒的考勤、喝水、如廁、消毒、戶外活動、教學活動以及午餐、散步、午檢午休等等等,都需要老師們的細心和專心。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剛進班里的第四天,有個孩子流鼻血在處理時把衣服領子弄濕了,班主任老師在這個孩子的衣領上仔細地裹上了兩張衛生紙。她當時還有點疑惑,后來老師告訴她是怕濕衣服讓孩子著涼難受。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張衛生紙,雖然可能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那卻是一位老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以及對教師這份工作的認真和專注。沒有認真努力做不好的事,在班里其他老師的講解和榜樣示范下,在一次次的記錄和補充下,從被動接受學習到現在游刃有余的組織開展班級里的一日常規,認真細心的對待每一件小事情。她每天總結反思自己的一日工作,查缺補漏,讓明天的自己做的更好。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和家長良性的溝通交流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最開始進入家長群她非常緊張,非常怕自己言辭或表達錯誤讓家長對自己或者班級產生不好的印象,給班級摸黑。所以起初有需要聯系家長或與家長交流時總是要做很久的思想準備,把需要說的話或重要的事先在腦子里過一遍進行演練。 班主任老師也看出了她的緊張,就指導她一些與家長交流的經驗和方法,“有什么情況告訴我,我再去跟家長溝通”這句話不斷地給張昕培底氣和信心。
入職幾個月來,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張昕培得到了孩子們和家長的認可和配合。同時,她切身感受到了老師們對教育這份工作的熱愛和付出、專注和奉獻。她認識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神圣的職業,身在國旗下,學在課堂中,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師都能有更好的成長和發展。